《宋辽金史讲义 资治通鉴介绍》后记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1-05 18:37   1027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本书分为两部分,宋辽金史讲义是柴德赓先生的通史讲稿,资治通鉴介绍为在中央高级党校讲稿。

后 记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即《宋辽金史讲义》和《资治通鉴介绍》。是柴德赓先生宋史与通鉴教学的一个合集。

 

    《宋辽金史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是由柴德赓先生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任教时讲授宋辽金元史的手稿(原题为《宋辽金元史讲稿》)整理而成。他的宋史教学成果即体现在此册《讲义》中,《讲义》成稿时间为1946年,时值抗战胜利,百废方兴,学界气象一新。

他的讲义侧重点是讲宋代的军事和官制,从这个角度认识宋代兴亡及后续朝代更迭,这或许是他有鉴于抗战之艰辛而为之。

    柴德赓先生于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在陈援庵先生的指导下,立志以宋史为研究方向,他在青年时代用力最勤的就是宋史。虽然当时他家境贫寒,又要鞠养儿女,但他还是节衣缩食,买下了老同文书局本《宋史》100册,用以攻读。

    柴德赓先生在陈援老的教诲下,加之自身的勤勉,在史学上有了很大进益。家中藏书也逐渐宏富,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仅《宋史》就有两部。从目前整理遗稿的情况来看,他最初买下的《宋史》一直跟随身边,尽管抗战期间全家流离中原、辗转西南,越秦岭、穿蜀道、渡川江、入白沙,性命堪虞,但《宋史》未尝须臾离也。1970年柴德赓先生于苏州尹山湖农场不幸去世,在处理遗书时,夫人陈璧子先生考虑到子女中并无攻读史学者,遂将生前绝大部分遗留书籍先后捐赠,计五千余帙;唯独一套点校过、附带有大量批注的《宋史》交与了次子柴邦衡留作纪念。

    柴德赓先生与宋史的因缘之深也若此。然而,他的宋代专门史研究成果并不多,仅1941年有一篇《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发表于《辅仁学志》,1949 年后,由于工作和历次运动的关系,他的主要研究精力偏向清代学术史及苏州地方史,直到协助陈援老点校《新五代史》才又重新作宋代专门史的研究。在整理遗稿时,我们发现他有许多宋史研究的计划,但都因世事变迁而未付诸实行。柴德赓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份自我检查的笔记中,曾列举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宋史居首,清代学术思想史次之。可见,他一生最钟爱的还是宋史研

究。时也命也,真可谓壮志未酬了。

    此册《讲义》为手稿,是讲课时备用的,基本是提纲挈领,个别内容的顺序及编排上有些衔接不上。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后学者研读柴先生讲稿的精髓。柴德赓先生讲课时必定加入了大量史实、掌故,使内容丰富起来。

    苏州大学丁义珏老师整理了《宋辽金元史讲稿》,对讲稿中的疑点作了校勘。北京大学邓小南先生为此撰写感言一篇,依照邓先生的建议,书名定为《宋辽金史讲义》。我们在《宋辽金史讲义》整理稿上保留了柴先生《宋辽金元史讲稿》影印本中的页码,以便读者核检。

 

    1962年秋,柴德赓先生应翦伯赞之邀,参加高校文科教材编审,并于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讲授《资治通鉴》及其有关的几部书,时印有小册子作为教材散发,小册子后编入《史学丛考》。讲课时党校有录音记录,1981年党校求实出版社根据录音整理,出版了《资治

通鉴介绍》(以下简称《介绍》)一书,由北师大刘乃和先生作前言一篇。2010 年《介绍》再版,列入领导干部阅读书架丛书,并请北师大瞿林东先生撰写了再版前言,在此一并刊出。

    方管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青峰给我最大的教益,便是使我略能望见陈垣之学的门墙,我知道,陈门弟子的入门第一步功夫,是从头到尾点读《资治通鉴》,从这一步入手,以后便不至于放言高论,游谈无根。可见陈援庵先生如此重视《资治通鉴》一书,《资治

通鉴》是史学入门的一把钥匙。

    从柴德赓的《介绍》可以看到,他深谙《通鉴》学,对《资治通鉴》的成书过程、作者等相关问题了如指掌。对《资治通鉴》版本目录亦十分清楚,这是对陈援庵目录学的传承和应用。

    柴德赓先生早年购得涵芬楼排印本《资治通鉴》(60册本),是案头用书,每有新的校勘心得就直接写到书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加批渐多1970年他去世后,这套书扣留在江苏师院历史系,那时书还没有通过审查,可以想象核对批注也是一件繁杂的工作。

    1979年这套批注本《资治通鉴》捐赠给学校。

    党校本《介绍》是根据1963年的录音整理,文中不免一些遗漏、误点,华中师大崔曙庭先生和首都师大孙文泱先生曾做过标注。

    此次整理时,苏州大学吴建华先生根据二人提出的问题,核对、校订,一一补足,使这本经典著作继续发挥《资治通鉴》入门钥匙的作用。

    此次重印,增加了《介绍》手稿影印,可以看到讲稿原貌。

 

柴念东

20171031

于苏州大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Sk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