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著《简明中国通史》的几点意见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14-01-01 10:04   2239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百年青峰》编者注:柴德赓此文发表后,当时就引起吕振羽的高度重视。据柴德赓哲嗣柴邦衡回忆,吕、柴曾在北京晤面。1954年10月人民出版社再版《简明中国通史》时,吕振羽在“完稿序”中说:“本书此次修订再版,主要订正引文和年月等(原用公元后年月的月份均照《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改为阳历)。著者本拟作自我批判的,但因在病中,没能如愿。”而柴德赓文所提意见,则基本上都得到采纳,并在再版中作了修订,柴德赓原文为繁体竖排,引用书名未加书名号。现改为简体横排,引用书名外加书名号,引书页码、公历纪年改用阿拉伯数字,其余除个别标点符号及排字之误迳改外,均保持原貌。对文中疑误记需解释之处,则用注释加以考订。

吕振羽先生编的《简明中国通史》,我所见的是1949年光华书店再版本,从自序知初稿成于19412,从跋中知定稿于19482。(本书再版本序跋的第2页次序互倒,这是排印之误,最近发现本年41日三联书店印本已改正)。

用新的观点方法写一部中国通史,是目前一件极迫切需要的工作,当然也是很困难的工作。直到今天,像这样的通史,还只有本书和范著《中国通史简编》[1]。这两部书在现阶段确是给治史者以新的启示,指示了新史学的方向,是很有功于历史教学的。现在,我们的新史学正当蓬勃生长之中,开山创始的工作是需要大胆进行的,深耕细作的功夫可以大家的力量来做的,因此,我愿意对本书提供一些意见。

我所要提出的,只是关于历史的具体事实方面。1934年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中央关于苏联各学校教授本国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按照历史年代的次序讲述历史事件,且使学生必须牢固地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年代日月,这是学生们能够切实领悟历史课程之决定的条件。本书跋中也说:注重历史的具体性,力避原则式的叙述,和抽象的论断。足见著者对于历史的具体事实是有充分注意的。不过,这样长时期的中国历史,这么多的零散史料,要排比整理成为一部有系统的通史,要没有错误,是不容易的。举出比较明显的例子,凡三联本已改正者,不举,改而仍错的,随文说明[2]

 

一、关于年代方面

本书在年代上,尤其用西体纪年错的最多,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再版本上册自秦至隋,错十几处,下册自唐以后,错的更多。尤其唐朝,从344页起至427页止,共错八十多处,平均一页错一个年代,最多的像355392394等页,每页错五个年代。宋元部分错二十几个,像531536等页,每页错三个。明清部分共错二十多个,像660页,一页中错四个。这些错误,三联本有已改正的,但没有改正的还多。有显然属于笔误的:

135秦于纪元前305年迁都咸阳,应作350年。

521建炎三年为1929,应作1129年。

579旭烈兀于1358年接受八思打的哈利发城投降,应作1258年。

587至元三十八年全国人口数,至元只有三十一年,这应是二十八年的事。

有中国年代不错而西历错的:

190纪元前五十九年,汉元帝登基,应作四十九年。

353开元二十八年(732,应作740年。

401贞观十五年(638)印度遣使来长安,应作641年。

有单纪西历而西历错的:

376纪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南下攻唐,759年严庄挟安庆绪杀禄山,页377纪元750年九节度讨安庆绪,754年,史朝恩杀其父思明自代[3],页378”758年(代宗二年),安史之乱平定

这一串的年代,只有开始一年安禄山起兵于天宝十四载,纪元755年是对的,其余四个年代都错:禄山死于至德二载,是纪元757年,九节度讨安庆绪是乾元元年纪元758年,史思明死于肃宗上元二年是纪元761年,平定安史之乱是宝应二年(即代宗二年),纪元763年,三联本改作764年,也错。

524,金兵”1140年又陷明州,金兵陷四明是建炎四年的事,应作1130年。

有一种是中国年代错而西历不错:

392纪元624年,太宗即位,梁师都合两可汗十余万人至渭桥,这是武德七年西历624年的事,太宗即位四字是错的。三联本因为要适合太宗即位,改西历为627年,也是错的。页704永乐五年(1405)三保郑和等远征探险队出国,这是永乐三年(1405)的事,五年是错的。三联本因为牵就五年,改西历为1407年,也是错的。

又有一种是中西年代都错的:

389纪元884年(乾符十年),唐各方勤王军攻长安,乾符只有六年,884年应为中和四年,但这是883年中和三年的事,三联本已将884改为883,但乾符十年仍未改正。

398纪元662年(高宗十五年)刘仁轨领兵攻新罗,这是唐高宗上元元年纪元674的事,是高宗第二十五年,三联本已将662改为674,但高宗十五年仍未改正。

又西历以一百年为一世纪,错了一年便可属于两个世纪:

481”892年王延翰称闽国王,应作926[4]

655明宪宗弘治十五年为1499,应作1503年,这是错数年即相差一世纪的。

349唐高宗永徽元年即纪元489,应作650年,相差至两个世纪。

这些例子,书中随处可以找到,我从著者的跋文中看到第四条关于公历纪年,因手边材料不够,仅愚勉强折算,可能有错误。关于西历纪年工具书,精确一点的当时内地或许不易得,普通可用的工具书也不少,著者没有得到工具书,自己去折算,结果错的很厉害,是很可惜的事。

 

二、关于地理方面

173纪前209年。项梁项羽叔侄起事于绍兴。项羽起兵于吴,杀会稽守通,当时会稽郡治在吴县,说项羽起兵于吴,起兵于会稽都可,直说起兵于绍兴,是把现在的绍兴和吴县当作一地了。

608”1280年故剑南等路民复叛,剑南路万户吕宗海窃兵亡去。剑南的地名,大家熟悉,如果拿《元史》至元十七年本纪一对,剑南都作南剑,剑南在四川,南剑是福建。

609至元二十一年,桂州(桂林)有人民起义。这里的桂州,《元史》本纪作梧州,毕沅《续通鉴》也作梧州。

同页,至元二十一年,以杨镇龙王山为首的台州人民起义军,众十余万,攻下东阳、义乌、余姚、新昌、嵊县、天台、永康等城。这条似是从范著《通史简编》来的,范著延安初印本作台州民杨镇龙据玉山起义,新知书店印本错成台州民杨镇龙王山起义,新华书店印本作台州民杨镇龙据王山起义,本书是从新知书店印本转引致误的。范著是从《续通鉴》来的,《续通鉴》是从《元文类·经世大典序录》中招捕门注采入的。这个玉山,《元文类》本作玉山县,可是这个玉山并不是江西的玉山县,应该是东阳县的玉山。《黄金华集》二十二《跋吕叔和诗》,说:玉山在东阳斗绝处,旁邻天台,重崖复岭,如与世隔;王祎《忠文集》[5]十七《王安国小传》中,也说:至元二十六年,宁海杨镇龙反,玉山险僻,境接宁海,因据为巢穴,就是这个玉山。毕沅这部书经过钱大昕章学诚等校订,去了一个县字,正因为杨镇龙案的范围,都在今绍兴台州金华的边境,不可能到江西玉山县,这是对的。但是《大典序录》注原文,说镇龙有兵十二万,七万攻东阳、义乌,余攻嵊县、新昌、天台、永康,只有六县,毕氏把余攻二字,错为余姚,变成七县,也应当在这里订正。

610元贞二年,黄胜许黄德安为首的思州人民起义,《元史》作上思州,这个上字是不能省的,思州属夔州路,在今贵州思南县境,上思州属邕州,在今广西南宁。

615元统四年,漳州路南思县民李志甫刘虎仔起义,这是后至元四年的事,南思《元史》本纪作南胜,后因不愿意南方胜,改名南靖,未闻改名南思。

733崇祯七年陈奇瑜卢象昇分道会攻乌林关,农军大败,张献忠等趋商(商丘)雒(洛阳)。商洛在今陕西商县东,取商山洛水为名,隋唐以来皆置县,金贞元二年(1154)始改县为镇,《明史·李自成传》提到商雒四次,皆指陕西的商洛,与河南的洛阳无涉,与商丘更风马牛不相及。

 

三、关于人名方面

238,提及唐山夫人(刘邦妾,名韦昭)的《安世房中歌》,这事见《汉书·礼乐志》,原文是这样的:又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注:服虔曰,高帝姬也,韦昭曰,唐山,姓也。韦昭是三国时人,《吴志》有传,注过《国语》,至今尚存,也著过《汉书音义》,颜师古引用韦昭之说,本书却把韦昭当作刘邦妾的名字,错的太离奇。

298崔颢为魏修国史,应作崔浩,崔颢是唐天宝时诗人。

377史朝恩杀其父思明,四行之中,朝恩的名字见三次,都是史朝义之误。

384”864年,怀州刺史刘仁轨,禁止农民报灾,激成民变,群众驱逐仁轨。这是唐懿宗咸通八年的事,西纪867年,新旧《唐书》《通鉴》都作刘仁规。刘仁轨是唐初名将,攻新罗著名,在仁规前二百多年。三联本867年已改正,仁轨仍错。

760早在崇祯年间,满军入侵,金声(声叹)便说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金声字正希,休宁人,死于起兵抗清,《明史》有传;金人瑞,号声叹,长洲人,批《西厢》、《水浒》有名,死于哭庙案,不是一个人。

其他如页411智深的《开元释教录》,应作智昇;页417王仁和的《开元天宝遗事》,应作王仁裕;页559《敏求长安志》,应作宋敏求《长安志》。

 

四、关于事实方面

除了上述年代地理人名以外,关于事实方面也很有些问题。

223吴王刘濞(刘邦子),吴王濞是刘邦兄仲之子,《史记》《汉书》说的很明白,本书以为刘邦子,是错的。

225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杨仆灭南越,这是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的事,与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相隔一百五十多年。

250,述赤壁之战,说诸葛亮根据天文勘算,认定会有东南风,周瑜又愚弄曹军间谍蒋幹,曹操不惯水战,又无天文知识。诸葛亮借东风本《三国演义》之说,本书以诸葛亮懂天文,曹操无天文知识,为决胜条件,似不妥当。至于蒋幹之说周瑜,《通鉴》在建安十四年十二月,即赤壁之战后一年,本书夹叙在赤壁之战中,似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255,说关羽镇守荆州,夺取襄樊,俘曹仁后,威望相当高。曹仁屯樊城是建安二十四年事,《三国志·曹仁传》:关羽攻樊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于禁投降,是三国大事,曹仁是统帅,并没有被俘。

311,述淝水之战,说谢安于得到其意外的捷报,反而大吃一惊,摔掉门牙。《晋书·谢安传》说: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是说高兴的连木屐的齿部都碰断了,并不是掉了门牙。

341杨坚的父亲杨忠,系北国贵族,封隋国公,杨坚袭爵后九个月,便代替北周做了皇帝。杨忠是周天和三年西历568年死的,杨坚跟着就袭爵隋国公,至坚即位,已是西历581年,相差十几年,如果说杨坚辅政后九个月代周,那就没有问题。

382唐敬宗(湛)宣宗(昴)都由王守澄所立,宣宗为仇士良所弑,又另立文宗(),文宗死后,马元贽废其诸子,另立武宗(忱),武宗死后宦官王宗实废太子李滋,另立懿宗(温)。这段文字,把唐朝诸帝的次序名字给弄乱了,按次序应为敬宗湛、文宗昂、武宗炎、宣宗忱、懿宗漼,又昂误作昴,漼误作。三联本把皇帝和他的名字弄一致了,但次序还是错成敬宗宣宗文宗武宗。

486,说明周世宗,据传他和赵匡胤郑恩是盟兄弟,郑恩是挑脚小油贩,赵匡胤也出身平民。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唐庄宗时已典禁兵,周世宗时,匡胤与父分典禁兵,并不是平民出身。

710,述土木之变,说由于抗战派八年间的各种措施,特别是新军的建立,使明朝边防得到暂时的稳定,因此才有也先的无条件请和,送还英宗。这段文字,照上下文看来,一定认为明英宗是八年以后讲了和才回来的,实在他是土木之变的第二年景泰元年八月就回来的。

750清军入北京,明阉党号召文武百官出城迎拜,以下列举二十一人的姓名,这些人中,如洪承畴宁完我等,是随清兵入关的,钱谦益刘良佐等是南京失守后投降的,并非清军入北京时迎降的人,又把王士祯列在钱谦益刘良佐之间,王士祯是崇祯七年生人,顺治元年才十一岁,他的名字不应加入文武百官迎降单内。

809,述明清考试制度,京考(会试)及格者,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为赐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明确制度,会试中式,只能算有资格参加殿试的举人,殿试决定等第后,才取得进士的资格,这里用京考二字,已觉生疏,又把京考单看作会试,而不提殿试,不合事实。

从上面提出四项来讨论,虽是这书的小毛病,但数量相当的多,必须加以修改的。当然,一个人的力量,做一部书,要受多少条件的限制,要是大家能把读这部书的心得,都提供出来,或从积极方面多提一些意见,使这书以后再版时,一面改正,一面补充,更完善,更有用,这是我们对人民历史,应负的责任,著者一定会欢迎的。

                           1950610

——原载《光明日报》195093星期增刊

 



[1]  编注: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

[2] 《百年青峰》编者注:柴德赓此文发表后,当时就引起吕振羽的高度重视。据柴德赓哲嗣柴邦衡回忆,吕、柴曾在北京晤面。195410月人民出版社再版《简明中国通史》时,吕振羽在“完稿序”中说:“本书此次修订再版,主要订正引文和年月等(原用公元后年月的月份均照《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改为阳历)。著者本拟作自我批判的,但因在病中,没能如愿。”而柴德赓文所提意见,则基本上都得到采纳,并在再版中作了修订,柴德赓原文为繁体竖排,引用书名未加书名号。现改为简体横排,引用书名外加书名号,引书页码、公历纪年改用阿拉伯数字,其余除个别标点符号及排字之误迳改外,均保持原貌。对文中疑误记需解释之处,则用注释加以考订。

[3] 《百年青峰》编者注:吕著称:“史朝恩杀其父思明”,人名有误,应为“史朝义”。柴文第三段中亦有所匡正。

[4] 《百年青峰》编者注:据《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记载,王延翰于后唐同光四年十月“建国称王”(见中华书局点校本第847页),时为926年。

[5] 《百年青峰》编者注:王祎,明初义乌人,谥忠文。曾参与《元史》修撰,并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柴德赓文称《忠文集》,恐属简称或笔误。

 
Sk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