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的《网师园记》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12-11-23 10:55   11359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钱大昕,清代史学大家,一代宗师,著有《廿二史考异》。此《网师园记》未入钱大昕文集。柴德赓发现后请苏州著名碑刻家黄慰萱先生拓下,寄陈垣校长并留存一份。










 


钱大昕《网师园记》书写在册页上,原十一面,刻于碑石。此为首尾二页。




    据《陈垣书信集》记,1962年10月,(时间有误,1962年10月柴德赓参加翦伯赞主持的高校文科教材编写。时居北京大学)陈垣校长复柴德赓信函,如下写到:


青峰老弟:

一日书奉悉.想今日已抵苏州,特复一书为纪念。

余丈文集目录一纸,已见。余丈生平著作等身,何只此寥寥数首,四应广搜博采,以免遗憾。《网师园记》。钱集不收,自由道理。《苏州吕孝子图》,钱、王石琢皆有题记,王氏手迹,久为所得,最近钱卷亦归励耘,见八一《人民画报》,而钱、王二集均不收此记,独《独学芦稿》收之,故道光《苏州志》得采以入九四卷《孝义传》。今日风气,与往日不同,文集应放宽尺度,不得以《网师园》与《吕孝子图》二《记》为例,未知高明以为然否?
《网师园记》,拓本能属人抄示一份否?




清代至民国《网师园》变迁

乾隆末年(1795年)太仓富商瞿远村购得,瞿增建亭宇,叠石种树,半易网师旧观,有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云冈诸胜。

乾隆六十年,钱大昕作记。当时园中盛植牡丹芍药,嘉庆时范来宗有看花车马声如沸之句。但瞿氏有园不过三十年,即转归天都吴氏。

同治初年(1861年)为江苏按察使李鸿裔所有,七年,李辞官徙居园中,因在苏舜钦始建的宋代名园沧浪亭之东,李氏自称苏邻,名园为苏东邻或苏邻小筑。李能诗画,积书数万卷,兼蓄金石碑版、书法名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园归退居苏州的清光绪朝将军达桂,再加修葺,乃复旧观。

民国元年(1911年),已有冯姓居此。民国六年,军阀张作霖以30万两银子从达桂手中购得此园,作为礼物赠予其师,前清奉天将军张锡銮作庆寿大礼,易名逸园

1932年淞沪抗战,暨南大学附中部迁苏,部主任曹聚仁居此园。同年,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因与锡銮子师黄友善,借寓于此,与叶恭绰同住一园近4年。

1940年,文物收藏家何亚农购得此园,费时3年,对此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并充实古玩书画。复用网师园旧名。何氏一家另在南园有住宅,此园平时闭门不纳游人。

1946年,何病故,园由妻王季珊继承。1950年王暴卒,其子女何怡贞、何泽明(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之弟)等将园献交国家。


网师园记


古人为园以树果,为圃以种菜。诗三百篇言园者曰,有桃有棘有树檀,非以侈游观之美也。汉魏而下,西园冠盖之游,一时夸为盛事,而士大夫亦各有家园,罗致花石,以豪举相尚。至宋,而洛阳名园之记,传播艺林矣。然亭台树石之胜,必将名流燕赏,诗文唱酬以传。否则辟疆驱客,徒资后人嗢噱而已!吴中为都会,城廓以内,宅第骈阗,肩摩趾错,独东南隅,负廓临流,树木丛蔚,颇有半村半廓之趣。带城桥之南,宋时为史氏万卷堂故址,与南园沧浪亭相望,有巷曰网师者,本名王思。曩卅年前,宋光禄悫庭购其地,治别业为归老之计,因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光禄既殁,其园日就颓圯,乔木古石,大半损失,惟池水一泓,尚清澈无恙。瞿君远村偶过其地,悲其鞠为茂草也,为之太息!问旁舍者,知主人方求售,遂买而有之。因其规模,别为结构,叠石种木,布置得宜。增建亭宇,易旧为新。既落成,招予辈四五人设讌,为竟日之集。石径屈曲,似往而复;沧波渺然,一望无际。有堂曰梅花铁石山房,曰小山丛桂轩;有阁曰濯缨水阁,有燕居之室曰蹈和馆;有亭于水者曰月到风来;有亭于崖者曰云岗;有斜轩曰竹外一枝;有斋曰集虚。皆远村目营手画而名之者也。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园已非昔,而犹存网师之名,不忘旧也,予尝读《松陵集》赋任氏园池云:池容澹而古,树意苍然僻,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辄欣然神往,今乃于斯园遇之,予虽无皮陆之诗才,而远村之胜情雅尚,视任晦实有过之,爰记其事,以继二游之后。古今人何渠不相及也!

赐进士出身

诰受中宪大夫

日谓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

尚书房行走钱大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蒋吟秋书法——五言对联
 
Sk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