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史讲义》后记
来源: 《清代学术史讲义》李瑚,柴邦衡   发布时间: 2013-06-06 22:40   1679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历时四年,《清代学术史讲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后记一

这本书收录了70年前,我在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二年级时,听柴德赓先生讲课时所作的笔记。现在商务印书馆想把它和柴德赓先生的讲义手稿一并整理出版。

柴先生讲授“清代学术史”,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但由于我当时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学识有限,难以把它记全记好。现在商务印书馆经过仔细审阅,我也把它再翻阅一遍,希望通过这次整理,使我的笔记中的错误减少一些。

总之,由于它是70年前的学生笔记,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把发现的我笔记中错误记下来,以便记录者今后再作进一步的改正,使它更完美些。

李瑚

2012325

 

 

后记二

先父在学术巅峰的年华,除去主编近代史资料丛书中的《辛亥革命》(全8册)和发表一些论文以及应报刊之邀撰写短文外,却鲜有著作问世。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抗战期间颠沛流离,举家逃难到大后方,解放后又政治运动接连不断,这些运动大多是殃及知识分子的,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反右”中他都受过很深的伤害,特别是“文革”中又遭迫害以至过早去世;二是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给大学生上课,同时还担负繁重的行政和社会职务,而他又很尽职尽责,特别是筹建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历史系和苏州民进组织耗费了他不少的精力;三是他两次被长期借调到北京,一次是北大翦伯赞副校长出面,把他借到北大和中央党校讲学,另一次是北师大陈垣校长请他去进行二十四史中的新、旧五代史的点校;四是苦于没义有得力的助手。他曾选中一位学业很好的毕业生,但由于其出身不好,而未能留下。最后,却要把该班的党支部书记派给他做助手,而此人学业程度相当差,被他坚决拒绝了。无奈,我这个工科出身的大学教师,每年寒暑假回到苏州,就帮他清理古籍、查典籍、做年表等,权且充当一个不称职的临时助手。

先父去世后,在家母的率领下,整理并出版先父的遗稿和纪念文集,便成了我们的重要任务。在他的朋友、学生、以及出版社的帮助下,终于不断有所进展,已经正式出版的有:《史籍举要》、《史学丛考》、《资治通鉴介绍》、《青峰学记》、《百年青峰》等。我们还为他建立了纪念网站(www.chaidegeng.cn),不断更新关于他的信息。

这次商务印书馆费了很大周折,把先父在辅仁大学时的讲授清代学术史的讲义、李瑚先生的笔记及有关的重要论文,结集出版,我们深表感谢。还要特别感谢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清代学术史专家陈祖武先生为该书写了序;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写了序并对该书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瑚先生提供了当时在辅仁大学听此课程的相当详细的笔记,使本书的内容更为充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王志刚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邱居里先生对照讲义和笔记进行了全面的校订和注释。没有诸位先生的贡献,本书是难以问世的。

本书的题签是在习书的孙辈作品中择优产生,最后选用的是长孙柴念东之作。这不仅表示对先父的怀念并表明他酷爱的书法在晚辈中后继有人,愿以此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柴邦衡

20125

 

 
Sk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