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忆恩师柴德赓——纪念柴师百岁冥诞
来源:    发布时间: 2012-10-17 20:17   254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林岷教授,林则徐第六代嫡孙。著名文化史学者。从80年代起,相继三次撰文纪念柴德赓教授。

 

2007年的春天来了,提笔感悟人生易老天难老之理。二十年前,我曾撰文《纪念柴师八十华诞》。十年前,有《再忆著名历史学家柴德赓老师》,并自许诺言:“十年后,待到先生诞辰百岁时,学生再向您报告……..”。转眼一晃,又是个十年逝去!余,虽已于2006年8月年届65岁时退休,然而对柴老师的怀念与感恩,却随着年岁的增长,实践的丰富而与日俱增!今年正直我敬爱的柴老师百年冥诞,得悉母校将为柴老师召开隆重的追思会。用以下几件史实,证明余得益匪浅的感受。
一、1959年我考入苏州大学的前身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记得系主任柴师给我们新生见面礼的几段话:一是告诉我们踏入校门就要立志,努力学习,又红又专,四年毕业后都要成为合格人才,称职教师。二是要做老实人,才能秉笔直书。所写文章要经得起历史考验,千万不要写应时的“豆腐块”,这种“擦屁股”纸毫无价值。三是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小事中学习积累大学问,如:如何正确书写信封,一般人都忽略不屑,这里面却蕴藏了一个人的品格与常识……..这番训导,不仅使余终生受益,而且成为余任教40多年,给学生上第一课的“见面礼”。
二、 柴师在学校中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是座山,更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艺术家”。要求同学们将来要想成为好教师,除了钻研本专业学科,还应该涉猎各项艺术,诸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相声、评书等,以便把“说”的艺术形象地、有机地、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教学效果的理想境界。柴师本身的教学,确实为我从教作了最好的示范,我一直牢记并努力实践。44年来,无论我站在本院课堂上,站在国内及港澳台几十所大学讲堂上,每当半天课下来,总能获得学生们的赞赏:“听林老师的课,不仅有听不完的、从不知晓的知识,还有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轻松、快乐、不知不觉半天已过,真不想下课……”.。每当这时,脑海里总会浮现近半个世纪前,柴师为我们授课的情景,那精邃广博的学识,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神采奕奕的教态,那深入浅出的讲解,那飘逸潇洒的板书,那诲人不倦的精神…….这正不是柴师冥冥中仍然在点拨着我所产生的良性效果吗!
三、还有使我终生受益的是聆听柴师的最后教诲。那时1965年 国庆节前夕的傍晚,我忽然接到柴师电话,告之:为了协助北师大陈垣老点校《二十四史》中的《新.旧五代史》,已由教育部借调来京…..。这个消息真使我异常兴奋,立即回答:“毕业两年了,终于又有机会见到您了。我还真有问题要向先生讨教,什么时候过来看您?”柴师言,现在就到我北师大东宫房宿舍来。我告诉柴师,单位坐班制,还有20分钟才下班,我在食堂吃了晚饭就赶过来。柴师说:“你不要在食堂吃饭,下班就直接到我这里来。”我答应了,但心里在想,柴先生一定有什么紧事找我。于是赶快收拾好,下班铃声一响,我就急匆匆赶到柴师住处,见到柴师忙问有什么急事。
先生笑而不答,师母陈璧子在一旁告之,“今天是先生的生日,特意请你来吃寿面。”我这才松了口气,但无不遗憾地说:“先生在电话里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好给先生备上生日礼物啊!”柴师笑容可掬地对我说:“不告诉你,就是不让你花费,不要你买东西。今后,你事业有了成就,就是送我最好的礼物,我等着这份礼物!”
没想到,那次的生日聚会,竟然是柴师与我做的最后永别!最后遗言!第二年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革文化之命。柴师在这场史无前例、惨无人道的浩劫中,永远、永远地离开了他酷爱的史学教育事业,离开了他最亲爱的妻儿、孙孙们,离开了他关注的千万学生弟子。余,为永远失去了一位在学识上博大精神、可亲可敬的好师长悲痛万分!悲哀之情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在一段悲恸之后,慢慢想明白了,只有牢记先生的教诲,不负先生的厚望,向先生送上他所期盼的礼物,才是对先生最好的缅怀。
今天,在柴师冥诞百年之际,作为一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我,深知门墙桃李、春华秋实,是柴师几十年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最大欣慰。余,在此郑重向先生报告,一直遵循您的教诲,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才取得了点滴进步。余,在所有的讲堂上的教学,一贯获得学生和各方领导的好评,曾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还被国务院特批为65岁退休。科研上,十多年前曾与学长张习孔教授合作主编了270万字的大型历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大事本末》(此书已被上网用作研究生、博士生的读本).还合作撰写由任继愈先生主编110册《文化知识丛书》中的《中国古代著名战役》(此书分别被香港精选70册之一,被台湾精选30册之一,在港台出版成繁体字。并被列为军事类著作).个人撰写的《历史与戏剧碰撞》(在台湾出版十多年来,十分畅销。已被列为台湾高校艺术系的教材)。还有2005年出版92万余字的《中国文化史概述》,其中吸收了当年柴师为我班开设《中国史纲要》中的避讳、科举、管制、年号、谥号、地理这几个专题(该书一出版就受到读者好评,出版社应读者之需,2007年再版)。目前,我手头正在撰写大型16开国际版的《图说林则徐》,将于2008年4月,奉献给“比干诞辰3900年国际大会”。余还曾先后应邀赴港台数十所大学讲学;赴港澳台、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除了学术上该做的工作,余在改革开放后,还为联络台港澳侨,促进祖国统一,做了一些公益事,如:为港澳的回归,应各方之邀,分别做了近百场报告。1991年底,在台湾尚未对大陆开放时,每年仅以“特殊人士”分别邀请大陆五六位人士访台,余有幸列入其中访台讲学。月余后归来,又应各方邀请做了数十场报告,让大陆各级政府和民众了解台情。以后又为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牵线搭桥组织了六个优秀团队访台,全国受益人士130余位。还两次邀请台湾学者,陪同他们赴新疆“沿着林则徐在新疆的足迹”考察,以两岸民众共同敬仰的、也是我的先祖林则徐,促进两岸文教交流……余,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统战工作”、“北京市对台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余,还被北京市政府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终生官员,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二的在职馆员,享有荣誉性、统战性的殊荣与待遇(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现有馆员30多位)。
对于所做的这些工作,所取得的这些点滴成绩,学生从不敢妄自尊大。如果没有柴师的引路,没有柴师的教诲,也包含如果没有师母永续柴师对我的关爱、重托几位大师兄张习孔、金家瑞、许大龄等教授对我帮助提携,就绝对没有我的今日!余,对柴师的滴水教育之恩永生不忘,努力永续!余,至今还保留1988年10月21日,民进中央在京为先生举行八十周年诞辰纪念大会的邀请函;还保留上世纪80年代初 ,在北京朝阳区水碓子柴师母家中为师母祝福生日时的合影(中间坐者为师母,左一为章伯钧先生的夫人,后立者为金家瑞教授。正是今天,柴师母重托:“大师兄金教授,你是柴先生的开山门弟子,你要多多关心帮助柴先生的关山门弟子林岷小师妹!”)。如今图片中的三位均已乘鹤西去,今天交出的这份礼物正是得益于各位前辈与学长的共同关怀。
现在余虽已退休,尚不敢懈怠,仍有学术任务和社会活动。作为文史馆员,每年要完成馆里的多项任务;余还正在多方联络,将于2010年完成一件温总理关注的,于国于民于世界都有益的一件大事,届时再向恩师报告,以慰恩师在天之灵!
 
 
                            柴师永远的学生
                                       林岷
                                          敬奠
                                    200745清明
       (作者为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戏曲大学教授)
 
Sk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