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在线
柴德赓先生(1908—1970)是我的老师,他在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1953年冬带队前往朝鲜战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一天访问朝鲜人民军的一位联络官,在战争刚停,物资十分匮乏的艰难日子里,却早已准备好文房四宝,恳切要求同去的三位中国人各写一幅字,留作纪念。柴先生深受感动:饱受侵略战争之苦的朝鲜人民,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深为拥有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而骄傲,我们更应该大力提倡、重视书法。
访朝归来,他发现我国传统书法艺术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被文化工作的领导部门忽视了,解放以来一直不提书法,连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周刊》上,原来制了版的名家书法一概不印,新的更不要提了。以前在北京或外地经常有书画展览会,现在只有画展,没有书法展。不管是北京、上海或其他城市,想在文具店买点比较好的适用于写毛笔字的信纸信封等,也不容易买到。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写毛笔字是落后形式,是思想落后的表现……他深为忧虑,如此下去,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将被埋没,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应该及时抢救,努力提倡、重视、发扬。于是在1956年民进的一次大会上,他作了《“百花齐放”中论“一花独不放”》的发言,所说的“一花”,就是指书法。他在发言中说:在“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科学、艺术各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气象,但书法艺术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万紫千红之中,如果有“一花独不放”,是很不好的。对此,他提出呼吁:
“事实上在我们这灿烂的花丛中,却有一种花,它有过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它和我们民族文化有着血肉的关联,它一直被我们广大人民所喜好,而现在正‘一人向隅’地在那里十分寂寞,不得一放。那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具有悠久传统的‘书法’。”“没有理由可以把书法‘打入冷宫’,或置之‘自生自灭’之地。”
柴先生的这次发言,被当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他可能成为新中国呼吁重视书法的第一人。50多年后,情况大变,书法艺术得到大力提倡、重视,“书法热”不断升温,不得不感谢当年柴先生的呼吁。
上一篇: |